5月7日,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笔译与口译学院院长路易丝·冯·弗洛图(Luise von Flotow)教授一行访问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贺爱军教授、英语系主任张陟、副主任符荣波、陈文安老师接待了来访一行,双方就学生交流、联合培养、科研合作、知识共享等方面进行了深度探讨,并达成了合作意向。
在双方洽谈中,贺爱军教授简要介绍了宁波大学以及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科与学生情况、科研及专业状况,英语系主任张陟博士详细介绍了我院的加拿大文学翻译与研究情况,引起了加方极大的兴趣。

之后,冯·弗洛图教授于上午和下午分别作了两场学术报告。上午的学术报告题目是"后实证主义时代的翻译教学法与翻译伦理"(Translation Pedagogy and Ethics: How 'post-positivist' translation theories affect training and ethics of translation)。她梳理了后实证主义的相关理论,并以Walter Benjamin和Andre Lefevere举例说明了后实证主义的主要观点与传统等效原则相悖。由此她指出,从这些理论的相关应用情况可以看出来,完全的等效翻译原则在现实翻译过程中并不适用;但对于翻译教学的发展还是具有启迪作用。在此基础上,冯·弗洛图教授进一步讨论了译者责任、译者专业道德素养以及译者训练等问题。

下午的题目为"文化外交与翻译:翻译文学的-软实力-"(Cultural Diplomacy and Translation: the "soft power" of translating literature)。冯·弗洛图教授主要就"如何将文学翻译运用于文化外交"问题进行了讲解。她阐释了文化外交的重要性,解释了文化外交的含义,并指出,文化外交在"菁英阶层"和青少年中的运用尤为重要,向他们传播"高端文化"以及大众文化都是切实可行的手段。后冯·弗洛图教授还剖析了中国文化外交的现状,梳理了自21世纪以来中国"走出去"情况的变化与新发展。两场讲座之后,均有热烈的讨论,老师学生积极提问,双方进行了互动和交流。会议由贺爱军教授主持。
冯·弗洛图教授观点新颖,思路清晰,讲座精彩丰呈,幽默风趣,学院师生受益匪浅。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外交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大学
上海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广东财经大学
广东金融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丨华东
济南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艺术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山东财经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丨北京
四川外国语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四川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星海音乐学院
大连外国语大学
东北大学
汕头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交通学院
南昌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大连大学
南京传媒学院
福州大学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闽南师范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北大学
东莞理工学院
中山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苏州大学
温州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北京开放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