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马来西亚1+3/4国际本科知名学校直升课程
中国海洋大学简介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学校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
学校有崂山校区、鱼山校区和浮山校区3个校区,占地2400余亩,正在建设西海岸校区。设有19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中心。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知名、特色显著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到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海洋大学;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
进入21世纪以来,研究生教育事业得到跨越式发展,2012年成立研究生院,设招生办公室、培养办公室、国际事务办公室、学科建设及学位管理办公室、研究生教育发展办公室、综合办公室,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与研究生院合署办公。负责博士、硕士的招生,研究生培养方案管理,研究生培养的国内外合作交流、国际交流、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的评定,校内单位的国际事务对接,各类研究生的出国项目;硕士研究生国际化课程建设。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工程硕士教育中心以中国海洋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以“服务于海大,服务于社会,打造坚实的国际教育交流平台”为宗旨,与美国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使馆认证号:(2011)芝领认字第0003613号)共同推出了IUP百强知名学校国际本硕课程,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出国之前达到国外院校语言要求并同时培训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自信心建立、学习能力、让学生和家长充分认识留学、正确留学和成功留学,终获取海外院校硕士文凭,与此同时也节省大量留学费用。
项目简介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根据学科优势,结合中国高中生留学现状,以高学历高质量教育为导向设置了马来西亚1+3\4国际知名学校本科直升项目,每年秋季开学,进行为期1学年的英语听说读写强化课程和英语考试强化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期间统一组织参加英语考试,考试成绩达到海外高校的要求可获得专业直接录取通知书,语言未达到要求也可获得语言及专业预录取通知书。赴外后再通过3~4年的专业课程学习,毕业后即可获得海外高校学士学位。
项目优势
1、知名学校举办经验丰富
中国海洋大学是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全国13所重点综合大学之一、国家“985”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工程硕士教育中心以中国海洋大学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广泛建立与世界各地知名学府在高端教育、培训等领域的深入合作。
2、高效经济的学习方式
比直接赴国外读预科节省二十多万人民币,大大降低留学成本,免预科;
3、一流师资与授课
项目引进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等多个国家优秀外教,并配以本校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中外教联合执教。在中国海洋大学的教学体系中引入国外大学教学理念及授课方式,为学生提供一条安全、经济的赴外求学之路。
4、严格的教学管理
项目统一在中国海洋大学浮山校区授课,统一安排就餐与住宿。小班双语授课,所有班级均配备专职班主任进行日常教学监督、考勤及管理工作,并有定期的教师反馈调查与教学效果调查。家长可及时获知学生学习动态,考试成绩单及出勤记录将在期末直接寄送到家长手中。
5、海外全程跟踪服务
统一办理申请及签证服务,预定国际机票、安排境外学校接机与住宿。如学生完成本科阶段希望继续深造,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工程硕士教育中心将协助学员申请攻读海外高校硕士学位。
6、小班授课,无缝衔接
大限度的接受老师的指导,口头报告、个人演讲培养国际交际能力;项目研究及个案调研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开放式论文撰写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7、个性化留学定制
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成绩不同专业不同的留学背景,定制不同的留学方案,使每位学生申请到适合自己的心仪大学。
马来西亚及高等教育介绍
马来西亚是一个风姿绰约且自成一格的国度,也是一个新兴的国家,具有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特点。其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突飞猛进,为“亚洲四小虎”之一,马来西亚在2020迈入发达国家行列。马来西亚经济在低调中前行,逐渐甩开了泰国、印尼和菲律宾,走上了一枝独秀的道路,人均GDP达到了1万美元,在东南亚仅次于新加坡,多半是比较实在的收入,可供消费的部分少得多人们生活水平普遍较高,在亚洲属于前三的水准。吉隆坡四季如夏,树木茂盛,风光旖旎,热带植物争奇斗艳,称为“花园城市”。
马来西亚现有公立大学20所、私立大学43所、大学学院10所、私立院校3所。马来西亚高校大多以英文授课,文凭受到世界多数国家认可。随着大量投资涌入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本身致力于改善教育标准,使得其高等教育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排名世界第九的高评,与澳大利亚不相上下,马来西亚虽然仅有20所公立大学但进入世界QS大学榜单就占有一半,还有少数私立大学也进入世界QS五百强大学。
马来西亚正在迅速成为世界一个教育中心,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人数在直线攀升,中国留学生在马来西亚外国留学生排名中位居第二。大多数马来西亚人都能讲多种语言,至少能流利地说马来语和英语。事实上,大多数的马来西亚华人精通三语,因为普通话马来西亚华人中也被广泛使用,此因素帮助中国学生迅速能适应生活和学习。
马来西亚留学特点和优势
1.签证免资金担保-签证率接近90+%:马来西亚的生活水平与国内发达城市不相上下,因此办理签证时不需要经济担保;办理签证的周期也很短,一般为两个月左右。办理所需材料也不复杂,签证率几乎是90+%。
2.纯英语教学-英语氛围浓厚:马来西亚众多高等院校完全采用纯英语教学,加上英语在马来西亚是语言之一,英语广泛流通是马来西亚主要媒介语言,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或为继续转战其他英语系国家设定良好的英语基础。
3.费用低廉-花“本三”的学费,等同读“中国双一流(985)”的大学:在马来西亚读本科,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约为3-5万元人民币,仅为英国的四分之一,也大大低于其他欧美国家,学生可节约留学费用50%-70%。
4.翡翠天堂,魅力大马,优越环境、稳定政治、低廉消费、完善医疗、灿烂人文、和谐社会,是马来西亚的代名词,也是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在马来西亚留学定居、定居的原因所在。这里全年气温基本维持在21℃至31℃之间,没有地震、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马来西亚连续多年被评为“福布斯全球十佳华人移居国”等。
5.文凭双保险-英联邦学分,畅游全世界:马来西亚大学以育人为本,一直坚持走踏实办学的路线,使其成为高转签率通往欧美国家继续求学的新途径,并可获得世界承认的大学文凭。同时即便遇到资金等特殊情况不能前往欧美求学的学生,也可以在马来西亚大学完成本科获得世界及中国认可的学位,不至于因为经济危机而造成无法继续学业。
6.学历含金量高-受世界认可:马来西亚的优秀大学并不亚于清华、北大,相反国外更注重实践的教学倍受公司和企业的认同。目前马来西亚的大学文凭在世界领域里受到高度认可,其高等教育受到中国承认学历。
7.近在咫尺的留学,地理位置优越-东南亚富饶的国家,与国内上学无异,马来西亚来回中国仅需约2千5百元人民币机票。并且国内多个城市都开通了马来西亚的直飞航班,一周有多过10班飞机来回马来西亚,所以马来西亚留学的学生可以每年回国2-3次,可谓近在咫尺的留学。
8、社会包容度高,语言无需担心,华人占比30%,文化相近,生活适应度高:素有“亚洲魅力所在”美称的马来西亚,不仅有迷人的风光及宜人的气候,其多元种族文化也具有非常强的包容性,占总人口达1/4华人的马来西亚,中文相当普及,容易适应和融入当地社会。
部分海外院校

海外院校部分专业
商业
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国际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采购与合同管理、精算学、银行与金融、投资及证券、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等。计
算机与信息科学
信息安全、数据库管理、网络管理、计算机编程、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系统、数据处理、计算机图形学、信息技术等。
通讯
广告、通信技术、新闻学、动画及视频、大众传播、公共关系、电台和电视台广播技术、广播电视和数字通信、组织沟通及传播等。
建筑与规划
建筑学、建筑与环境设计、室内建筑、景观设计、古迹保存与养护、土地规划、城市区域规划等。
语言、文学与教育
英语、比较文学、语言学,解释和翻译、阿拉伯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教育管理、小学和中学教育管理、高等教育管理、图书馆管理等。
马来西亚国际本科项目课程设置

马来西亚国际本科学业流程
9月:英语口语课、词汇量、语法的学习;
9月—11月:雅思课程、学术英语、大学预备课程的学习;
11月份进行首先次雅思考试;
12月-1月:职业规划月,第二次雅思考试,确定申请大学和专业,开始申请;
2—4月:等待录取offer,终确定一所院校;
5—6月:签证办理;
7月:行前准备;
马来西亚国际知名学校本科直升项目招生事宜
招生对象
1.应往届高中毕业生、同等学历及以上学生;
2.高二在读学生(留学时必须能提供高中毕业证)。
录取要求:
1.高考总分400分以上或英语90分以上;
2.雅思5.0分以上;
3.不能提供以上成绩者需通过入学测试。
费用细则
学费:58000元
海外课程认证费(包含国外大学申请等留学费用):20000元住宿费:5000元
教材及学杂费:5000元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外交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丨北京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广东财经大学
广东金融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东莞理工学院
中山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丨华东
济南大学
山东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苏州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四川外国语大学
重庆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闽南师范大学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星海音乐学院
温州大学
大连外国语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东北大学
汕头大学
北京开放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交通学院
南昌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福州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南京传媒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大连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山东艺术学院